報稅做賬流程
【描述】 在私營企業發展的過程中,時常會面對,企業在購買資產時,到底是掛在公司名下還是掛在個人名下,不同的形式,納稅的差異非常大。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征管職責劃轉后,稅務部門負責社保費的征收管理,但是社保政策的制定、參保擴面、待遇發放等工作仍由社保部門負責。恭喜!如果企業符合下列這6種情況,就可以不考慮給員工購買社保了。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社保改嫁稅務后,米多樂8個提醒送給您,今年12月10日前要完成社會保險費和第一批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交接工作,自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和先行劃轉的非稅收入。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10月1日起,納稅人實際取得的工資、薪金所得,減除費用(通常所說的“起征點”)統一提高至5000元/月執行,并執行新的稅率表。這為每一個納稅人帶來真金白銀的實惠。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國家稅務總局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,國家稅務總局駐各地特派員辦事處: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、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要求,進一步優化辦理企業稅務注銷程序,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個稅起征點提高到每月5000元后,相當一部分人不用再繳個稅,個稅減少,促成了企業和員工的雙贏,無形中進一步帶動了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,到手減稅紅包也激發了消費熱情。隨著個稅新稅制的全面實施,納稅人將收獲更大、更精準的減稅紅包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從統計數字再到企業的直接感受,各項減稅政策的降負效果是客觀實在的,一系列減稅政策激發了經濟活力我國未來減稅仍有空間,但要找準政策著力點,要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,提高減稅效果,穩定企業預期今年以來,我國稅收總體實現較快增長,也有一些人對減稅政策效果產生疑問。有人提出,在大規模減稅情況下,稅收收入還保持較快增長,二者似乎存在矛盾。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10月20日,財政部、國家稅務總局網站公布《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,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。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11月4日。完成相關程序后,暫行辦法將依法于2019年1月1日起實施。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,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50萬元提高至100萬元,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100萬元(含100萬元)的小型微利企業,其所得減按50%計入應納稅所得額,按20%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。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近期中央及部委紛紛表態力挺民營經濟,并密集出臺一系列舉措解決民企融資難題。這僅僅是扶持民營經濟的“開場”,更多政策還在后面。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從有關人士處獲悉,在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推出后,更大力度減稅降費措施正醞釀推出,包括把增值稅稅率從三檔簡并至兩檔同時下調稅率,以及降低社保費率等。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最近,“五險一金”迎來一個大變化,將會建立“黑名單”制度。以后,下面這些行為將被列入“黑名單”,受到聯合懲戒,坐高鐵、乘飛機、考公務員可能受到限制。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、合理的支出,包括成本、費用、稅金、損失和其他支出,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。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企業所得稅核算應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。企業應根據所得稅準則的規定,對當期應交所得稅加以調整計算后,據以確認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,通過“所得稅費用”科目核算。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在實務中,一些企業為了某些非法目的和意圖,設置了兩套賬。表面上看,兩套賬的設置似乎給企業或老板帶來了短期的利益,但隨著我國依法治稅的力度不斷深入,金稅三期、大數據分析、強化社會信用建設等一系列舉措的不斷推出,謀取短期利益的做法卻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和風險。【查看詳情】
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責任保險費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有關問題的公告
【描述】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,責任保險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,對企業分散經營責任風險、切實保護當事人權益、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的作用。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武清注冊公司,就選米多樂互聯網+財稅服務平臺,人工核名查詢,3分鐘內回復,不為地址煩惱費用公開透明,全程代辦,全程免費代辦.記賬報稅低至每月150元【查看詳情】
【描述】 近日,國家稅務總局發布《關于責任保險費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公告》表示,企業參加雇主責任險、公眾責任險等責任保險,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,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。【查看詳情】